公共政策导论21秋学期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A.新因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
2.公共政策一旦____,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
A.可行
B.合法化
C.合理化
D.乐系统化
3.政策终结在组织方面的障碍主要是由于()
A.组织寻求生存发展
B.经费条件紧缺
C.资源配置不合理
D.社会方面的抵抗
4.最为有效的展示政策方案的方法是()
A.词典排序法
B.两两比较法
C.满意程度法
D.三者都不是
5.首因效应又称为()
A.新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效应
D.先头效应
6.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对政策执行效果做出具体针对性的评价的是(#)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专业学术团队
D.政策目标群体
7.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8.将旧的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龟策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的是政策的()
A.废止
B.替代
C.合并
D.分解
9.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A.导向
B.分配
C.调控
D.管制
10.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11.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
12.政策评估依据的标准是(#)
A.测定
B.分析
C.建议
D.指标
13.政策评估的核心是()
A.政策效果
B.政策方案
C.政策执行过程
D.政策保障
14.“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A.经验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创新思维
15.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政策效果时,比较有效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A.分解
B.合并奥鹏作业答案请进open5.net或请联系QQ/微信:18866732
C.缩减
D.替代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6.行政决策作为公共政策出现的主要形式有( )。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
C.决定和命令
D.部门规章
E.宪法
F.基本法
17.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A.立法
B.行政
C.执法
D.司法
18.下列关于渐进理论模型表述正确的有()
A.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B.强调社会变革
C.在批判传统理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D.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19.下列哪些概念属于“公共”()。
A.公共物品
B.公共空间
C.公共利益
D.公共文明
20.成本-收益分析中,收益可分为()
A.直接的和间接的收益
B.货币的和非货币的收益
C.长期的和短期的收益
D.大众的和私人的收益
21.下列关于次优决策模型表述正确的有()
A.决策目标明确
B.期望水平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期望水平随个人体验的变化而变化
D.搜索方法基于满意原则
22.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工作秩序
D.交通秩序
23.多元的政策评估标准包括()
A.经济可行性标准
B.技术可行性标准
C.政治伦理可接受性标准
D.行政可操作性标准
24.下列属于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的是()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自发创始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
25.政策评估的步骤包括()
A.计划与准备
B.组织与实施
C.总结与报告
D.评审与创新
26.政策评估分为()
A.事前评估
B.事后评估
C.全过程评估
D.终止性评估
27.评估目标能够决定政策评估的()
A.发展方向
B.基本内容
C.选择标准
D.实施效果
28.凡()等一切社会现象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渐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可叫做社会变迁。
A.社会制度
B.社会组织
C.哲学
D.宗教
29.政策对象对政策接受的情况可以分为()
A.服从
B.认同
C.提升
D.内化
30.下列属于公共政策的特征的是( )。
A.政治性
B.价值选择性
C.层次性
D.阶段性
E.合法性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戴维?伊斯顿。
32.评估报告具有保密性,应直接提交相关部门。
33.在问题察觉过程中,人们普遍感到应该行动起来做点什么,以改变目前这种状态。并开始认真考虑究竟做什么和怎么做。
34.不同范围、领域、层次的社会问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35.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的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
36.从目标取向来看,政策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分配功能。
37.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的信息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仅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印象深刻。
38.一般而言,方案的精心设计比问题的有效确认更为重要。
39.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 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0.政策整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由于政策执行者就事论事、政策近视、不能统筹兼顾造成的。
41.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则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个人消费的物品,而且只有那些为之付费的人才有权力对其进行支配。
42.政策评估中,事前评估需要定性分析,事后评估需要定量分析。
43.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性、直接性、跳跃性、随机性和突发性等特点。
44.政策合法化通常包括合法的决策主体、合法的决策内容、合法的决策程序。
45.林德布罗姆提出的“渐进主义”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以现行政策为基础。
46.分配性政策是政府有计划的积极行动,涉及在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和权利的转移性分配。分配性政策的通常模式是资源从有产者流向无产者。
47.孔多塞法是指首先给每个备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然后计算各个方案的总分,得最高分数者胜出的方法。
48.设计政策方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
49.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50.影响政策执行协调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制度性因素。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之家 » 【奥鹏】东师公共政策导论21秋学期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