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高层次
B.中间层次
C.低层次
D.具体层次
2.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
A.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B.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C.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3.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B.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C.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D.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4.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
B.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
C.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B.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C.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8.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主要的有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分析。 答案:____
9.制约学习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教育目标与课程内容;二是( );三是教师的条件;四是学习环境条件。 答案:____
10.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概念有(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等。 答案:____
11.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需要注意的四个条件是:注意力、针对性、( )和满足感。 答案:____
12.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 )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答案:____
13.教学内容的设计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重要的工作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 )两个方面。 答案:____
14.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 )。 答案:____
15.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16.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17.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18.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奥鹏作业答案请进open5.net或请联系QQ/微信:18866732
19.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20.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