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之后,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此阶段,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外的主要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国内的主要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V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2.“因为中国资产阶级从根本上是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4.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5.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6.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7.“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
A.五
B.四
C.三
D.二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9.1928年底,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
A.张作霖
B.张学良
C.阎锡山
D.杨虎城
10.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11.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把优先发展( )作为中心环节。
A.轻工业
B.农业
C.重工业
D.国防工业
12.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双重监督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健全法制
D.“两条腿”走路
13.( )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A.1950
B.1953
C.1956
D.1958
1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15.在国民党统治区,以( )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工人运动
B.学生运动
C.农民运动
D.市民运动
16.最早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的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孙中山
17.( )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A.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此观点可用于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
C.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19.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20.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央六界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二个“一百年”是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达到这样的目标:( )
A.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需要和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23.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地区是( )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24.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25.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2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29.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C国共谈判协定
B.重庆谈判纪要
C.《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30.在国民党统治区,以( )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工人运动
B.学生运动
C.农民运动
D.市民运动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主要包括( )
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3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消灭顽固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3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北京大学
B.中山大学
C.《新青年》编辑部
D.《湘江评论》编辑部
34.瓦窑堡会议期间及会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所进行的理论工作,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的工作,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时期,毛泽东的主要理论贡献包括(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
D.《矛盾论》
3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C.实业救国
D.教育救国
36.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包括( )
A.民族
B.民权
C.民众
D.民生
37.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以下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正确的有( )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我国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D.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38.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包括( )
A.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
B.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C.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9.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其中的三大起义主要包括( )
A.平江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4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反对宗派主义。( )
42.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工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43.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44.1956年发动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 )
45.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
46.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
4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
48.《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一个农业社会主义方案。( )
4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
50.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进入新时代。( )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之家 » 南开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