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在线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
A.《垦草令》
B.《为田开阡陌令》
C.《分户令》
D.连坐法
2.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罪名。
A.“谋叛”
B.“奸党”
C.“盗贼窝主”
D.“谋反”
3.秦汉时期,将犯人须、发全部剔去的刑罚被称作( )
A.耐
B.髡
C.鬼薪
D.白粲
4.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选拔人才、任用官吏主要依据( )。
A.世卿世禄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唐代的法律形式主要是( )。
A.礼、刑、誓、诰
B.律、令、科、比
C.律、令、格、式
D.律、例、会典、章程
6.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为惩治官吏贪赃屡兴大狱。以下哪一项属于此类狱案?( )
A.胡惟庸案
B.蓝玉案
C.郭桓案
D.“空印案”
7.唐代的中央中枢机构“三省”是指( )。
A.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台
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D.内阁、军机处、都察院
8.秦汉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 )。
A.大司寇
B.廷尉
C.大理寺
D.刑部
9.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广泛使用始于( )。
A.唐
B.宋
C.明
D.清
10.下列刑罚中,哪一项不是明代的创制?( )
A.凌迟
B.枭令
C.枷号奥鹏作业答案请进open5.net或请联系QQ/微信:18866732
D.枷项发遣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关于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这场争论是先秦时代“礼法之争”的延续,本质上是关于治国以法还是以礼为主的争论
B.“礼法之争”的双方是以旧官僚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代表的法理派
C.“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刑法上“干名犯义”和“无夫奸”等条款的存废上
D.“礼法之争”最终以法理派的全胜而告终
12.秦代刑罚体系中既有肉刑,又有劳役刑,而且经常把肉刑与劳役刑结合在一起使用,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黥城旦
B.完城旦
C.耐为隶臣
D.具五刑
13.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C.汉朝民间习惯上认同诸子均分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14.关于中国古代法上贵族官僚的特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八议”范围内的贵族官僚,犯任何死罪均可以通过“议”的程序而免于处死
B.不在“八议”犯罪的贵族官僚,亦享有一定程度的减罪、免罪特权
C.《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典的典范之作,其平等色彩比较突出,大大淡化了针对贵族官僚的特权性规定
D.“减”和“赎”均是针对贵族官僚的特权性制度,“减”的规格高于“赎”
15.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
B.亲亲得相首匿
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
D.先自告除其罪
16.中国古代关于德与刑的关系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西周时期确立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以此为指导,道德教化与刑罚处罚结合,形成了当时“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
B.秦朝推行法家主张,但并不排斥礼,也强调“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C.唐律“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实现了礼与律的有机统一,成为了中华法系的代表
D.宋朝以后,理学强调礼和律对治理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不可偏废”
17.唐律所规定的“五刑”不包括( )。
A.杖
B.宫
C.鞭
D.死
18.中国古代封建法典中,在篇章体例上采取十二篇的有( )。
A.曹魏《新律》
B.《开皇律》
C.唐《永徽律》
D.《大清律例》
19.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在西周时期已经制度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
A.婚姻成立必须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必须经过“六礼”的程序
C.遵循同姓不婚原则
D.婚姻解除有“七出、三不去”的规定
20.关于明代的刑事特别法《大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诰》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编订,体现了朱元璋“治乱世用重典”的法制思想
B.从内容上看,《大诰》是案例的汇编,从效力上看,《大诰》是律外之法
C.明朝初年,百姓若收藏有《大诰》,犯非死罪可以减等处罚
D.有明一代,律、诰并重,《大诰》成为《大明律》之外的行之始终的基本法典
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之家 » 【奥鹏】东大23春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平时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