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一、二单元)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 )我国古代的“六艺”课程符合“课程即学习的科目”的课程定义。
2.( )幼儿的发展需要是指“理想发展”与“现实发展”之间的距离。
3.( )我国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是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的体系。
4.( )英语中“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5.( )幼儿园主题活动属于综合课程。
6.( )学科课程完全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
7.( )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是以幼儿园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的体系。
8.(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9.( )课程目标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10.( )我国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的课程组织属于分科课程。
11.“将重心由‘学科’和‘教师’转移到了‘经验’和‘学生’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与教师、材料等相互作用获得的经验,实现了课程本质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也是教师从关注‘教什么’到‘为何教’和‘怎样教’的转变”指的是哪种课程定义?
A.课程即学习的科目
B.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C.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D.课程即教学计划
12.杜威“教育即生长”的命题构成下列哪种课程目标取向的来源?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3.( )是幼儿园运行的“指南针”,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A.教科书
B.课程目标
C.学期计划
D.主题活动
14.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是(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5.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成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16.关注幼儿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和创造性,是哪种目标的特征?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7.“娃娃家”游戏属于哪种课程形态?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分科课程
D.国家课程
18.下列哪种目标尤其强调个性化和幼儿创造性?(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9.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A.单元主题活动方案
B.集体教学活动方案
C.学期计划
D.幼儿园精神环境
20.“只关注教学的科目,不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逻辑,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不关注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是下列哪种课程定义的特点?
A.课程即学习的科目
B.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C.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D.课程即教学计划
21.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所采用的课程目标是(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奥鹏作业答案请进open5.net或请联系QQ/微信:18866732
22.我国幼儿园的单元主题活动属于哪一种课程?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23.下列哪一项是课程目标?
A.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C.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D.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4.下列哪种目标尤其强调个性化和幼儿创造性?(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25.关注教育过程、强调幼儿个人的生长,是哪种目标的特征?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26.属于显性课程的有
A.同伴关系
B.单元主题活动方案
C.集体教学活动方案
D.班级文化
27.幼儿园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包括
A.对幼儿的研究
B.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C.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D.家长的要求
28.下列哪些属于健康领域的幼儿园课程目标?
A.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B.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C.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D.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9.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趋势。这些变化有
A.课程由“学科”到“经验”
B.从把课程理解为学科、静态的知识和内容到把课程理解为动态的活动、儿童的学习活动、幼儿园所有活动的总和
C.把课程目的指向学习者有益经验的获得与身心的健全发展
D.非正规的、计划外的隐性课程也纳入课程范围
30.根据课程组织形态,课程划分为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31.经验课程的局限有
A.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
B.容易导致“活动主义”
C.忽视儿童的需要、经验和生活
D.忽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32.经验课程的优点有
A.注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B.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关注当代社会生活问题
C.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D.注重知识的系统性